為你破解頂尖高手們的15個球技心法!

即使你不是科班出身也能打出專業水準的好球


許多球友在學打桌球的過程中,遭遇的最大瓶頸之一就是抓不到咬球摩擦的要領。

不只是拉弧圈球的時候,發球或是搓/劈/切/削等等,也都需要倚賴咬球摩擦來製造旋轉的變化。

否則,該咬緊的時候卻變成薄摩擦,球只轉不衝;該好好摩擦的時候卻又撞擊太多,球只快不轉。

我在《發球還是不轉嗎?檢查一下打摩比例吧!》《撞擊與摩擦不用刻意分開》有分享過相關的要領,但球友C還是對抓不到摩擦球感十分困擾…

林先生您好,想請教如何培養摩擦的球感?

我的回覆

摩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產生旋轉以及弧線,所以關鍵在於旋轉是如何產生的。

培養摩擦的手感,換個角度來說,可以重新定義成「如何更有效地產生旋轉」。

旋轉是因為球受到一個不通過球心的力,產生力矩帶動球體旋轉。

嚴格來說,絕大部分的擊球力量,都可以拆分成通過球心的「法向力」以及切過球體表面(與半徑垂直)的「切向力」。

所謂摩擦的手感,就是去調節這兩種力的比例的能力。

如果用咬球來表示,就是俗稱的咬得厚一點兒或是薄一點兒。

有些球友甚至坊間教練會認為,產生旋轉力矩的是切向力,那就應該咬得越薄越好。

這是很大的誤解。

因為決定切向力能不能完全作用在球體上,取決於球與膠皮之間的摩擦力。

這個摩擦力如果不夠,球就不容易「卡在」膠皮上,進而被切向力帶動。

而這個摩擦力,又與通過球心的法向力大小成正比。

要追求比較好的摩擦效果,這兩種分力必須取得適當的比例。

更白話地說,摩擦要好,撞擊不能太少,但又要適當地「偏離球心」。

擊球過程中,球拍與球都持續地運動,很難精確地拿捏撞擊與摩擦的比例,達到最佳的打摩結合。

而比較務實的作法是「先打後摩」。

這裡又帶出另一個常見的誤解,很多資深球友以為「先打後摩」是撞擊球後再摩擦。

但球與球拍碰撞的時間非常短,人體神經反應無法做到真正的先打後摩。


所以「先打後摩」其實是指摩擦動作的順序。

也就是說,如果要做好摩擦,應該先有準備撞擊球的意識。

然後在即將觸球時,刻意讓拍面沿著球體表面移動。

例如想發出比較轉的下旋,可以先讓拍面垂直地面迎著球準備撞擊。

然後在快要打到球的時候,拍型開始沿著球體往下挖鏟。

這樣的動作順序,就能幫助培養摩擦的手感。

當然,如果熟練之後,動作結構就可以精簡,打摩結合就是一個瞬間的感覺。

希望這樣的解析,能夠讓你從原理下手,更能了解所謂摩擦或者應該說「咬球加轉」的過程與核心要領。

這個要領不論是發球、接發球時的搓、擰,或是拉球等,都會用到。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